清大材料系/元智大學
彭宗平敬撰2010.7.31
泰伯走的當天,我正在辦公室修改學生的論文。下午約5時許,簡朝和教授來敲門,告知在系館找泰伯一個多小時才發現他出了狀況,並緊急送至馬偕。當時心知不妙,與陳力俊校長商議儘快趕去馬偕看望,但醫院卻來電,泰伯到醫院之前就已走了!
泰伯走得太突然了!我們的辦公室只隔一層樓,卻不知共事二十幾年的老友就此不告而別。我們熟悉的身影、笑聲,甚至爭辯聲,都已成為過去,只能在回憶中被喚起。
最近的一次回憶,是母親節前夕在台大鹿鳴堂用餐相遇的情景。我與內人正在吃牛肉麵,泰伯突然走了過來,用一種不太相信的口吻說:「怎麼會在這裡碰到你們?」原來當天正巧他們全家替吳媽媽慶祝母親節而到台大用餐,他從外頭只看到我的正面與內人的背影,擔心萬一我是跟別人共進晚餐而被他闖見會太尷尬。看到是內人後他當下放了心,並說出了他的擔心,我們都不免哈哈大笑!泰伯一向就是如此心直口快!
認識泰伯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大而化之」的人,喜歡他的坦率與了無心機。他心裡藏不住話,守不住秘密,只要跟他談過的話,很快就被公告周知,這是他的可愛處,朋友們都會理解他這副個性,也特別喜歡他的「神經大條」。因為這個特質,他有話直講,據理力爭,不怕得罪人,卻也不記恨,不會口出惡言。泰伯參加各項會議時,經常是話最多的一位,但他總是就事論事,不會刻意傷人。他不會固執己見,但一定要表達看法,並且「仗義執言」,而即使會議結論與他的看法不同,他也總是坦然接受。事過境遷後,他不免自我消遣兩句,毫不放在心上。我們就是喜歡他這種個性,這樣的神經大條。
泰伯的神經大條甚至出現在他處理系務上。他曾經忘了要主持系務會議,而勞駕秘書小姐到餐廳把他找回來當主席。雖然他的出糗被引為笑談,但卻也沒有人責怪他。自我調侃一番之後,總是喜劇收場。這就是泰伯的個性,大家就是了解他,也包容他、喜歡他!
我與泰伯在公事上有特別的淵源,他既是我前任的系主任,但又在我之後回鍋接系主任。他在第一任系主任(民國80-83年)時,我們一起做了許多對材料界極有意義的事,包括辦理「材料科技列車」及「高中教師材料科學營」,獲得了廣泛的回響,大大提昇了材料科學在高中師生心目中的知名度。而他於民國86年重作馮婦,卻又是承接了我任內推動材料系增雙班及空間擴增的計畫。泰伯因為具有大而化之的個性,所以不畏艱難,克服許多困擾,順利達成,不僅讓材料系在清大校內資源倍增,更大幅提昇材料科學在高科技產業及社會各界的能見度與影響力,居功厥偉!
與泰伯相交相知20餘年,最喜歡與他相互調侃。他的大而化之,總是製造許多趣聞。最經典的趣事便是民國88年暑假材料系的同事組團一起去絲路旅遊,從新疆一路買和闐玉受騙的經驗。大夥兒久仰和闐玉的盛名,也了解正宗的和闐玉呈羊脂色,雖溫潤光滑,但硬度卻超過一般的玻璃與金屬,偏偏走遍南、北疆也沒人買到真貨。有一天到了青海,泰伯看到紀念品店亦在叫賣和闐玉,不免又起了好奇心,決定再試。當他想要掏銅幣測試玉鐲的硬度時,店主卻主動遞上了一把以尖硬出名的藏刀讓他自行畫刮,果然玉鐲毫無損傷,當場買了下來,上了遊覽車還大聲叫嚷總算買到真貨。我在一旁眼看玉鐲顏色不似天然,隨手拿出銅板居然馬上刮下了一大片。原來泰伯買到的和闐玉只不過是石粉與樹脂混合製成的假貨,而店主的藏刀更是騙人的假刀!泰伯被假刀戲弄的過程成為絲路之旅最饒趣味的笑談,也是材料系多年來重要的系史。
泰伯住在西院的宿舍,離材料系館的辦公室走路只要三分鐘。他不僅以校為家,更貼切地講,其實是以辦公室為家。每天早上可以看到他雙手放在身後,踱步走到系館,晚飯後,溜完狗,也是信步又回到辦公室。他走路永遠是不疾不徐,低著頭,若有所思,充分顯現出他的個性與生活的步調。辦公室的牆壁,早已被他的煙燻得泛黃,洗手檯上佈滿茶漬,泰伯就在這個小世界裡自得其樂,看電視,看錄影帶,讀小說,寫教材,改論文,近三十年如一日。
泰伯嘗自誇輩份很高,因為三十年前一位立法委員吳延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裡提到根據吳氏族譜記載,泰伯公為其七十二代始祖,泰伯因此洋洋得意。但是在家裡他的地位卻永遠排在最後,「又要做飯,又要倒垃圾,還要溜狗!」家裡三個女人,只好敬陪末座。但他實在是疼老婆,寵女兒,在家不敢放肆,只好躲到辦公室抽煙。他對老婆女兒言聽計從,惟一比較大膽的反抗就是不願上教堂,兩個女兒曾經押著他上教堂,還是讓他想盡辦法逃了出去。
除了經常在他充滿煙味的辦公室笑談系內、校內與國內大事外,有一陣子我們還一起打橋牌,切磋氣功。泰伯橋藝高超,牌品亦佳,我是佩服萬分的。談起氣功,他只靠讀了幾本書,繞校園漫步,居然也練成了一身功夫,氣感超強,把我們這些正式拜師學藝的朋友都比了下去。他也就靠自學氣功而減了體重,消了肚子,氣功的功效,也真神奇。
泰伯的學術成就更是傲人。在西北大學讀博士,練就了一身X光繞射與相變化的好功夫,回台灣教書之後,與許樹恩先生合著的「X光繞射原理與材料結構分析」被各材料系廣泛使用為教科書,再版N次。他近年來在鐵電薄膜與微電子材料用力至深,累獲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侯金堆料科學類傑出榮譽獎與陸志鴻先生紀念獎,更獲選為亞太材料學院院士及清華講座。除此之外,他積極參與國內產官學研各類活動,主持經濟部學界科專與教育部大學追求學術卓越計畫等,成果斐然,廣受各界敬重,儼然已是材料學界的大老。也由於他沒有身段、不藏私、樂於助人、提攜後進,更是大家喜歡親近的好朋友,好夥伴。他在教育界與學術界的卓越表現與貢獻,也是他的個性與努力所促成的「化而大之」的必然結果。
泰伯的小女秉慧與我的女兒昭文偏巧又是中學同學,我們兩代交情,既廣且深,不料七月十八日下午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就此奪去了泰伯青春鼎盛的寶貴生命,天人永隔,不勝唏噓。緬懷二十餘年的同事之情,回顧泰伯的個性與成就,不免低吟「大而化之,化而大之!」
泰伯,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