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投影高畫質影像的小型高精細顯示器技術

OKI (沖電氣工業)從事印刷噴頭生產的子公司—OKI Digital Imaging公司,開發出以1吋大小可投影出高畫質影像的小型高精細顯示器技術。新技術係將LED......

詳見全文...

 

利用碳奈米管製作電路及元件的新技術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開發出以碳奈米管製作出類似積體電路的電路/元件的新技術。在基板上被覆奈米管薄膜,利用半導體製造機器進行加工。也為利......

詳見全文...

 

美國GTRI開發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阻氣層材料之室溫塗佈製程技術

美國喬治亞技術研究院(Georgia Tech)的研究員採用一種成本較低的傳統沉積法製作薄膜阻氣層,用以取代玻璃封裝(glass enclosure)。......

詳見全文...

 

利用反射光可測量原子級以下的薄膜厚度

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發團隊開發出可測量到數pm級膜厚的技術。以往偵測到100ppm已是極限,但新技術可以超高精度測出物質原子級以下的尺寸。對於高密......

詳見全文...

 

新奇的塗覆技術提升太陽電池的效率

低轉換效率與高製造成本阻撓了太陽電池的發展。如今瑞士與美國的科學家利用新的塗覆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
日本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的內......

詳見全文...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爆米花球結構設計 使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獲得重大突破

美國華盛頓大學在美國化學學會中發表,以爆米花球結構的設計(由小粒子凝結成的大粒子),可使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轉換率增加一倍,此研究在染料敏化太......

詳見全文...

 

第八屆創新資訊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
The 8th Emerging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EITC 2008)

2008材料應用科技及奈米元件國際研討會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terials for Enabling Nanodevices)

 
 

學校介紹:台灣科技大學材料科技研究所

1. 學校介紹

(一)歷史沿革與組織發展

本校於民國77年8月以任務編組方式下結合機械、電子、化工、纖維(現為高分子工程)、營建等系所材料領域之教授成立材料科技研究中心,以支援各系材料相關研究,並積極推動跨系所之大型研究計劃。民國86年8月於工程技術研究所下成立材料科技學程,再於民國92年8月改為材料科技研究所。材料科技研究所現有專任教師7名,校內支援教師26名,計有教授23人、副教授5人以及助理教授4人,每年招收碩士班一般生18人及博士班5位。

依本校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績效目標與執行策略,於民國98年8月起材料所與高分子系所師資將進行校內系所整合,組成「材料系」一系與「材料科技所」與「高分子工程所」二所,分屬「有機材料組」、「無機固態組」、「材料製程組」三組,專任教師21名,計有教授13人、副教授4人以及助理教授4人,未來師資員額增幅5名。


(二)專任師資表

職稱 姓名 學 歷 專 長
教授 洪伯達 東京工業大學
有機材料工學博士
有機材料構造與物性、機能性高分子凝膠、多成分高分子材料、軟物質科學
教授 朱 瑾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材料博士
金屬及薄膜材料、PVD濺鍍與蒸鍍製程、材料微觀分析、高溫電漿製程、真空技術
教授 郭東昊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材料博士
電子陶瓷與缺陷化學、陶瓷CVD、PVD薄膜、一維奈米材料、功能複合材料
助理教授 周賢鎧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材料科學博士
薄膜材料工程、積體電路製程、介觀尺寸材料與元件、電子顯微鏡
助理教授 顏怡文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博士
無鉛焊料、相平衡與相圖、半導體光電材料製程
助理教授 鄭如茵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材料博士
奈米材料、無機固態材料
助理教授 陳詩芸 國立成功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
材料分析、電子顯微及能譜分析、應用物理






2. 課程規劃

本所依據發展目標針對光電、半導體之材料技術所需規劃基礎材料科學與應用材料科技課程,其架構如附圖:





3. 教學與研究設施

本所與材料中心於九十至九十二年度共同執行教育部「推動國立大學研究所基礎教育重點改善計畫」、「輔導新設國立大學健全發展計畫」、「技專院校發展學校重點特色專案-先進材料重點特色發展」3項計畫,據以建立貴重材料分析設備提升全校材料研究能力,以及提供其他大專校院材料分析服務。

1、共用分析設備:

(1)掃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JEOL 2000FXII)、(2)掃描式電子顯微鏡(Cambridge S360)、(3)場發射掃瞄式電子顯微鏡(JEOL JSM-6500F)、(4) X光粉末繞射儀系統(Rigaku D/Max-RC)、(5)離子銑薄機、(6)粉體粒徑分析儀、(7)雷射螢光/光致發光光譜儀(Nanolase PNU001025-00)、(8)橢圓光學測厚儀(Sentech SE 400)、(9)固態核磁共振儀(Varian 400MHz)、(10)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VG ESCA Scientific)

2、製造與量測設備:

(1) 多靶磁控濺鍍多層膜設備、(2) 真空退火爐、(3) 化學氣相沈積系統、(4) 真空濺鍍設備、(5) 光阻塗佈機、(6) 精密萬能拉力試驗機、(7) 高溫爐、(8) 橢圓儀、(9) 金相準備與分析設備、(10) 石墨爐、(11) 各式銲機、(12) 電氣熔鋁爐、(13) 合金擠製機、(14) 超音波檢測設備、(15) 高週波熔解爐、(16) 高溫氣氛爐、(17) 阻抗分析儀、(18) SOFC電特性量測設備等項。





4. 研究發展

依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7年的評鑑統計資料顯示,本校結合材料、化工、機械、營建師資於材料科學領域研究,就SCI 論文篇數排名第五, 就SCI 論文被引用數排名第六。材料所一方面與校內教師進行整合性研究計畫,一方面利用校內新購材料分析設備進行材料結構與微結構之研究,發展項目包含:

(1)跨系所「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整合性研究計畫;

(2)本校特色發展之顯示器科技研究;

(3)跨系所「奈米探針製造技術」整合性研究計畫,由任教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機械系的特聘講座曾安培教授主持;

(4)本所朱瑾教授主持「金屬玻璃材料之應用與開發」系內整合與國際合作計劃,並已在本校舉辦一系列相關的研討會;

(5)本所朱瑾教授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材料學院的Nikhilesh Chawla教授進行「奈米金屬/陶瓷多層膜機械性質研究」國際合作計劃。





5. 展望

台灣科技大學建校以來,材料科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分佈於各別系所並持續有發展與進步,培育出材料教育之良好學習環境。著眼於民國98年8月材料系的成立與新師資的加入,在學校辦學的努力與以往材料領域優良的傳統下,相信未來可以培育出更多素質優良的材料人才,為臺灣的經濟與產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材料學會網址 版權所有 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製作 by 台灣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