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發展歷程
國立中央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成立於民國九十四年八月,為一極新之學術單位。為了健全中央大學(工學院)材料教學與研究、提升競爭實力、擴大招生基礎與配合產業需求,『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所』於民國81年即為中大工學院規劃申設之系所,直到2004年10月才獲教育部函同意成立,於2005年9月招收碩士生,並於2008年9月招收博士生。在教育部自調員額政策下,本所成立之初,既無師資也無空間。自成立以來,在學校大力協助、與同仁無私的努力下,目前本所共有6位主聘教師、與4位合聘教授組成,預計將再增聘2~3專任師資。目前已有所辦與新進老師之研究空間,可以集中上課地點,消除學生間之疏離感,另外,工學院精儀中心的良好整合,本所相關材料分析儀器設備齊全且先進,使用方便且不虞匱乏,對於本所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最大的保證與支持。
本所目前之教學與研究資源,對於同學均能提供最完善協助,教師之研究成果極為突出,為了更深化教學與研究,本所仍持續增聘優秀年輕師資。憑著同仁的努力與學校的協助,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中大材料所終將成為材料界的美麗的林蔭大樹。
發展目標與特色
本所長程發展目標是建立一具有世界級水準的能源材料科技研究及教學單位,中短期目標則將致力發展『能源科技材料』,結合本校奈米、觸媒、能源、環境等領域研究,以能源材料為核心,往上游包含製氫相關材料,往下游包含燃料電池等相關材料,此一領域具有競爭與前瞻性。
近年來,由於燃料電池(Fuel Cell)技術創新突破,再加上環保問題、能源不足等多重壓力下,國際間政府、汽車、電力、能源產業等單位,漸漸重視燃料電池科技發展,而國內也處於相同情況,在目前氫能燃料電池所需克服的主要技術之一就是氫氣的儲存與運輸,因此本所積極從事儲能相關材料科技研究,本所和台電、工研院、中科院等都有儲能方面或是熱電方面的合作計畫,另外在專利申請方面也有11項,可以堪稱是國內在這方面研究相當傑出的單位。
研究成果
經過四年來的努力,研究成果豐碩且獲得各界的肯定,例如獲國科會、台電、中科院、工研院、中國砂輪、中興電工等單位約8000萬元的經費資助,(國科會”優質生活計畫”
1800萬、中國砂輪與中興電工產學計畫各1700萬與4300萬)。目前本所擁有國內最齊全、最優良的儲能材料檢測實驗室,本所除了氫能燃料電池之外,其它能源或是節能方面的研究也持續進行中,像是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熱電材料等,經過所上老師的努力,使本所在能源方面有全方位的發展。藉由研發主題的設定與持續的努力,本所已漸成為『能源材料科技研發』重鎮。
入學方式(99年度預計錄取18位碩士生、7位博士生)
1.甄試入學
項目/班別
|
碩士班
|
博士班
|
報名時間
|
約每年十月
|
約每年十月
|
甄試方式
|
書面資料審查 (60%)
筆試 (40%)
|
書面資料審查 (60%)
筆試 (40%)
|
甄試日期
|
約每年十一月
|
約每年十一月
|
2.考試入學
項目/班別
|
碩士班
|
博士班
|
報名時間
|
約每年一月
|
約每年四月
|
甄試方式
|
普通物理與普通化學(50%)
材料科學(50%)
|
書面資料審查 (50%)
口試 (50%)
|
甄試日期
|
約每年三月
|
約每年五月
|
師資介紹
本所目前有專任教師6位,兼任及合聘教師4位。所有教師均分別獲有國內外之博士學位,素質整齊,並各有其專長之研究領域及優異之教學方法與經驗,且能充分與每位指導學生進行學術與課業上的交流與輔導。
職稱
|
姓名
|
專長
|
郵件信箱
|
教授兼所長
|
李勝隆
|
儲氫材料、輕合金材料研究
|
shenglon@cc.ncu.edu.tw
|
教授
|
林景崎
|
環保材料、 材料保固
|
jclincom@cc.ncu.edu.tw
|
助理教授
|
李天錫
|
半導體晶圓鍵合技術、發光二極體原理及其應用
|
benlee@cc.ncu.edu.tw
|
助理教授
|
李勝偉
|
半導體製程技術、材料分析、材料電性分析、真空技術
|
schon0911@gmail.com
|
助理教授
|
王冠文
|
奈米材料、氫能材料、燃料電池觸媒、氫純化材料
|
kuanwen.wang@gmail.com
|
助理教授
|
陳一塵
|
奈米材料與製造
|
ichen@ncu.edu.tw
|
合聘教授
|
呂光烈
|
超分子化學、無機化學
|
kuanglieh@gmail.com
|
合聘教授
|
張正陽
|
光電材料
|
jychang@cc.ncu.edu.tw
|
講座教授
|
杜經寧
|
薄膜材料 、奈米尺度半導體
|
kntu@ucla.edu
|
兼任副教授
|
邱善得
|
金屬氫化物、奈米碳材儲氫、電極電化學研究
|
u630071@taipower.com.tw
|
合聘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
洪健龍
|
奈米材料檢測技術、材料疲勞裂縫成長分析技術
|
jlhorng@itri.org.tw
|
|
課程特色
本所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除了基礎理論課程外,在工程應用上的課程也相當多元且豐富,內容包含燃料電池、氫能、半導體、金屬材料等領域,此外材料分析與檢測的課程也都一應俱全,相信修習過本所的課程之後,以後不論是從事學術研究或者是到業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必修課程
|
選修課程
|
核心課程
|
材料熱力學
|
材料動力學
|
高等物理冶金
|
X光繞射結晶學
|
書報討論
|
核心課程(4選3過2)
一、研究生自入學起至取得碩士學位期間,至少須修滿二十四學分。
二、以下四門課程中必需至少修習其中三門,並至少需通過其中兩門。(1)材料熱力學(2)材料動力學(3)高等物理冶金(4)X光繞射結晶學。
三、修業期間,每學期必須修習本所開設之「書報討論」課程。 電化學冶金
|
|
基礎選修課程
|
表面分析特論
|
相變化
|
高等儀器分析
|
材料破壞學
|
電子顯微鏡
|
電化學冶金
|
高等材料熱力學
|
專業課程
|
半導體薄膜材料與製程
|
奈米材料製程與檢測技術
|
微電子元件製程科學與技術
|
電子材料科學
|
半導體元件概論
|
腐蝕與防蝕工程
|
高分子化學
|
陶瓷材料
|
半導體晶圓鍵合科學與技術
|
發展課程
|
燃料電池
|
氫能材料
|
能源技術概論
|
太陽光電材料與元件
|
|
畢業出路
畢業後可以選擇攻讀國內、外的材料博士學位,此外也可以於大專院校、中科院、工研院等研究機構從事學術研究,更可以進入產業界發揮所長,在傳統產業方面像鋼鐵工業、化學工業、陶瓷工業等,而高科技產業方面像光電、半導體、太陽能等產業從事製程或是研發相關工作;盡管今年的全球金融風暴,造成大專畢業生就業的困難,但目前本所畢業生就業率100%,由此可見中大材料所畢業後一定能成為各界極力爭取的優秀人才。
連絡方式
本所地址: 320 桃園縣中壢市五權里2鄰中大路300號(工程五館E6-A124)
聯絡電話: 03-422-7151 分機34900
傳 真: 03-2805034
電子郵件: cu34900@ncu.edu.tw
網 址: http://www.ncu.edu.tw/~m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