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同大學 材料工程學系
|
一. 學校介紹
為持續產業競爭的優勢,科技的提升是產業必須面對的壓力;而在關鍵科技之中,材料工程技術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因為有效地瞭解使用材料,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上保持優勢,於是大同大學在民國七十二年成立材料工程學系,期能為社會及產業培養材料專業人才。
其後,鑑於結構及功能性為導向的材料日益重要,高級材料人才的需要也日益增加,於是在民國七十四年設立材料工程研究所碩士班,提供學生進一步的課程及研究訓練,使學生能專精某一材料工程範疇的研究。爾後,隨著科技的發展,研發人才漸漸受到重視,本所遂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材料工程學博士班,以培育獨立研究開發材料科技人才。另,於民國九十一年起大學部雙班招生,目前2009年大學部共有375人、碩士班88人、博士班30人。
本系現有十七位專任教師,其中十一位教授,五位副教授、一位助理教授,研究領域以新穎並具有實用性材料科技為主,涵蓋金屬、陶瓷、複合材料、電子材料、奈米材料、鋰電池材料、及生醫材料及表面改質等;另有行政人員二名,負責協助系所業務之運作。本系目前擁有五間教學實驗室,十間公用貴重儀器室,十六間研究室,已建置完整之教學與實驗儀器設備,並投入貴重儀器設備,藉以提供更完善之實驗及研究環境。本系教師亦積極投入相關實用性材料開發研究,除執行國科會及教育部基礎研究及教學計畫案外並投入公民營機構之計畫案及產學案。
|
二. 教師及專長
|
姓名
|
職稱
|
學 歷
|
專 長
|
林永仁
|
教授兼教務長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
陶瓷粉末與複材、陶瓷製程
|
林鴻明
|
教授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
|
電子顯微鏡、奈米材料
|
邱六合
|
教授
|
大同工學院博士
|
鋼鐵熱處理、表面改質、硬焊
|
陳克紹
|
教授長
|
日本靜岡大學博士
|
生醫材料、薄膜技術、電漿化學
|
楊智富
|
副教授兼系主任
|
美國馬凱大學博士
|
相變化、鋁鎂合金
|
徐錦志
|
教授
|
清華大學博士
|
玻璃陶瓷、玻璃材料、陶瓷材料
|
黃繼遠
|
教授
|
大同工學院博士
|
複合材料、高分子聚摻
|
胡毅
|
教授
|
美國UCLA博士
|
玻璃與陶瓷、陶瓷薄膜
|
許正勳
|
教授
|
大同工學院博士
|
超音波工學、破損分析、非破壞檢測、表面工程
|
曾信雄
|
教授
|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博士
|
複合材料、碳材料、材料機械行為
|
吳溪煌
|
教授
|
美國史丹福大學碩士
|
電化學、陶瓷製程 、電池材料、溶膠-凝膠製程
|
楊木榮
|
教授
|
台灣大學博士
|
電漿沈積、表面改質
|
吳新明
|
副教授
|
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博士
|
介金屬粉末與複材、機械合金化法
|
林和龍
|
副教授(借調)
|
清華大學碩士
|
電子陶瓷、磁性材料
|
吳臺一
|
副教授
|
海洋大學博士
|
熱化學處理、腐蝕
|
徐堯山
|
副教授
|
成功大學博士
|
陶瓷材料、水熱長晶
|
胡家榮
|
助理教授
|
海洋大學博士
|
表面改質、非晶合金
|
陳繁雄
|
榮譽教授
|
大同工學院學士
|
熱處理學、相變態學
|
陳介山
|
副教授(兼任)
|
英國Warwick大學工程系博士
|
奈米材料量測
|
蔡瑞哲
|
助理教授(兼任)
|
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博士
|
生醫材料
|
顏嘉良
|
助理教授(兼任)
|
台大電機博士
|
固態電子、光電元件
|
三. 課程規畫及其特色
本系以「專業知識」、「理論與實務結合」、「科技脈動與國際觀」、 「靈活思考與創造力」、「溝通思考與人際關係」及「人文素養與社會關懷」
為系所教育目標,並規劃從大學部到博士班自成一完整教學體制,培養學生接受完整 的高等教育,具有之特色如下:
- 優良的師資及導師制度:本系所現有師資教授 11 人、副教授5人、助理教授1人。
- 由於導師制度的落實,師生能充分溝通,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本系大學畢業生每年
- 考研究所時皆有優異的表現;碩、博士班畢業生在工業界學術界中皆能出類拔萃。
- 積極參與建教及基礎研究:本系歷年來進行之建教研究案、大同基礎研究案、國科會研究計劃、國科會產學合作計劃及其他研究機構委託之研究案,不論在件數或在總金額上皆名列前茅。本系建教合作研究乃結合材料基礎科技及工廠生產工藝技術之研究,此研究正可以落實材料科技之產學合作精神,提升學生學以致用之實務教學研究能力。
- 實驗課程的重視:材料系大學部的材料實驗課程,是大學部學生體驗材料相關實驗的第一步。由於材料科技日新月異,為了加強學生基礎教育,落實材料實驗內容,本系整合教材中傳統
- 實驗的內容,並增加新內容,例如半導體實驗及材料製程實驗等。實驗中著重於材料製程教育,以加強學生材料製程開發能力,提升材料科技教育水準。 專題研究的執行:學生於大三下、大四上擬定專題題目,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從事專題實驗。題目儘可能與實際工業界有關連的,使學生提早認知工業界的需求,及解決問題之道。
- 語文教學密集:英文(包括英聽)必修三年,日文必修兩年,並可額外選修。此外,鼓勵學生多加參予外語檢定,並配合學校獎助檢定成果優秀之學生。
大學部學生以訓練以下之核心能力為主進行課程規劃:
- 運用科學與工程原理於材料系統的能力
- 對於材料的結構、性質、製程及性能等有統合性的了解
- 具備實驗、統計和分析的能力,以解決材料選擇與設計所涉及之問題
- 認識當代材料科技所面臨之挑戰與問題
- 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能力
- 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 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大學部之課程規劃(以2013級為例)
- 校訂必修32 學分(含通識) (23%)
- 專業必修53 學分 (39%)
- 專業選修課程42 學分 (31%)
- 其他選修9學分 (7%)
- 合計136學分(畢業學分)
材料所學生以訓練以下之核心能力為主進行課程規劃:
- 材料相關領域之專業知識
- 策劃及執行專題研究之能力
- 撰寫及表達專業論文之能力
- 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
- 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
- 良好的國際觀
- 領導、觀禮即規劃之能力
- 終身自學習成長之能力
- 理解專業倫及社會責任
研究所之課程規劃(以2009級為例)
大學部課程規劃中,亦有整合之學程規劃如下:
表面處理學程
基礎工程課程
|
學程課程
|
產業合作
|
【必修】
1.材料科學導論
2.物理冶金
|
【必修】
1表面處理概論(3學分)
2表面處理實務(3學分)
3.專題實作(新開,1學分)
|
工廠實習(必修3學分)
表面熱處理實習
表面破損分析實習
真空硬銲處理實習
陽極處理實作
真空鍍膜實習
表面塗裝實習
專題演講
(安排於表面處理實務課程內)
|
【選修一科】
1.電化學
2.薄膜技術
3.金屬材料
4.高分子材料科學
5.熱處理學
|
- 本學程所規畫之科目每科均為3 學分,至少必須修習六科共18 學分。修滿所須學分數由學校發給表面處理學程證書。
- 學程六科課程中,需包括基礎工程課程兩科、專業必修課程兩科、及產業應用課程一科;另自專業選修課程中選修至少一科。
- 各系如有相關必修或選修科目,可抵相對應科目之學分,但以所規畫之學分數為限。例如材料科學導論有上下學期共6學分,在本學程中僅抵一科3 學分。
- 本學程工廠實務 (3學分)限於學程審核通過之表面處理產業實習,並符合規定時數。
- 各系之相關必修或選修科目名稱如有出入,但內容大致相同者,可由學程召集人評定確認之。
金屬與熱處理就業學程
金屬與熱處理就業學程
|
專業必修
(四門課,共9學分)
|
物理冶金學(三上,3學分)
製造程序(二下,3學分)
工程繪圖技術(二上,2學分)
材料實驗(1學分)
|
專業選修
(三門課選一,3學分)
|
金屬材料(三上,3學分)
熱處理學(三上,3學分)
冶金熱力學(二下,3學分)
|
學程核心課程
(三門課,共9學分)
|
工廠實習(暑期2週,3學分)
業界製程實務(三下,3學分)
職涯競爭力(三下,3學分)
|
綠能產業就業學程
金屬與熱處理就業學程
|
專業必修
(三門課,共9學分)
|
材料電子特性(三上,3學分)
製造程序(二下,3學分)
材料物理性質(二下,3學分)
|
專業選修
(三門課選一,3學分)
|
太陽能電池技術(3學分)
薄膜技術(3學分)
半導體製程技術(三下,3學分)
|
學程核心課程
(三門課,共9學分)
|
工廠實習(暑期2週,3學分)
業界製程實務(三下,3學分)
職涯競爭力(三下,3學分)
|
- 修畢共計21學分。
- 參與就業學程學生,修畢以上課程規劃且各科成績及格者,即可取得「就業學程證書」。
|
四. 主要儀器設備
本系所的研究方面,以實用性材料之研究開發為重點。現有之研究室有破壞/非破壞科學、表面改質、分子膜、熱處理、玻璃陶瓷陶瓷製程、奈米材料、輕金屬材料、高溫材料、熱化學、固態化學、高分子材料、儲能材料、纖維及複合材料、材料接合、水熱長晶、介穩材料等研究室。
空間介紹
研究實驗室
|
公共實驗室
|
教學環境
|
新生醫膜實驗室
|
X-光繞射實驗室
|
大學部6間教室
|
碳材料實驗室
|
輝光放電實驗室
|
研究所2間教室
|
陶瓷粉末與製程實驗室
|
SEM實驗室
|
學生閱覽室3間
|
玻璃材料實驗室
|
TEM實驗室
|
會議室1間
|
結構材料實驗室
|
熱分析實驗室
|
|
材料接合實驗室
|
光譜實驗室
|
|
熱處理實驗室
|
電性量測實驗室
|
|
儲能材料實驗室
|
金相實驗室
|
|
熱化學實驗室
|
硬度量測實驗室
|
|
輕金屬實驗室
|
材料機械性質量測實驗室
|
|
電子陶瓷固態化學實驗室
|
|
|
奈米材料實驗室
|
|
|
高分子材料研究室
|
|
|
破壞與表面科學實驗室
|
|
|
介穩材料實驗室
|
|
|
水熱長晶實驗室
|
|
|
表面改質實驗室
|
|
|
實驗研究設備
- 製程設備:
熔鑄設備,電漿處理設備,CVD設備,UV接枝共聚合系統,超微粒合成機,真空蒸鍍機,冷/熱均壓機,真空熱壓機,雙螺桿押出機,射出成型機,各式陶瓷粉末製程設備,各式熱處理/燒結爐。
- 機械、電性及磁性等分析儀器:
MTS動態試驗機,拉力試驗機,高溫潛變試驗機,單纖抗拉試驗機,衝擊強度測試儀,硬度試驗機,磨耗測試機,電場極化設備,P-E測試設備,LCR分析儀,阻抗分析儀,磁滯曲線儀,VSM,直流腐蝕速率測定儀,熱分析儀(DTA/TGA/TMA/DL),熱變形溫度儀,玻璃黏度儀,流變儀,粒徑分析儀,水接觸角、膜厚儀,雷射測直徑系統,超音波檢測儀,塑譜儀。
- 微結構及光譜分析儀:
X-光繞射儀,電子顯微鏡(SEM/TEM),光學顯微鏡,X-光能量散佈儀’影像分析儀,電子及光學顯微鏡試片處理設備,輝光放電成份分析儀,原子吸收光譜儀,μ-FTIR。
|
五. 發展目標及特色
發展目標
良好的師資陣容及充足的儀器量測設備下,教學目標朝學理與實務並重,妥適規劃材料專業學程及實驗教材,三、四年級之專業課程分成金屬、陶瓷、電子、高分子以及複合材料等四個領域學程,內容涵蓋基礎科學與尖端科技,符合時代變遷。導師制度落實,師生充份溝通;實驗課程之重視,更新實驗內容並予以成套化;訂定核心修習科目,開授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等實務課程,並鼓勵與輔導大學部學生在專任教師指導下參與專題實驗。研究主題則同時精進基礎科學與應用性研究,配合產業提升與國家發展,積極與產業建立合作以促進產業升級及經濟發展,並隨著時代的變遷致力於相關領域其產學合作案如林和龍教授借調至綠能科技、與中華映管公司連續四年的研發計畫、與尚志精密化學公司技轉量產「鋰離子電池」等計畫,在學校與各系所努力之下榮獲獲98年度教育部「爭取企業產學經費與效率」評量私立大學第一名,並持續以「建教合作、產學合一」之治校理念培育尖端材料科技之優秀人才。
系所特色
- 通過中華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並持續建立及改善各方面機制。
- 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補助「啟動產業人力扎根計畫」,以及通過兩件職訓局補助就業學程計畫,持續推產學合作增進學生實作經驗,落實理論與實務結合。
- 實施導師、生涯規劃等輔導制度,有效協助學生相關課業、生活之問題。
- 積極強化研發產能,持續將專業技術與產業結合推動尖端材料科技。
|
|